日韩精品乱码AV一区二区-欧美黄片五月天-国产成人综合五月久久网址-久久国产热这里只有精品-一级二级三级a片-国产成人艳妇AA视频在线-欧美性群另类交-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免费软件,精品-麻豆美女裸体AAAA片-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视频

遼河國家濕地公園
來源:昌圖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【字體:

  遼河東、西支流在昌圖縣長發(fā)鄉(xiāng)福德店匯合后流經長發(fā)鄉(xiāng)、后窯鄉(xiāng)、大四家子鎮(zhèn)、通江口鎮(zhèn)四個鄉(xiāng)鎮(zhèn)、16個村,在通江口鎮(zhèn)邊家村進入開原市境內,沿岸居民2.6萬戶、10.26萬人,我縣境內河流長64.35公里,堤防總長36.691公里,管理路長72.1公里,保護區(qū)面積70400畝,退耕還河還草面積43051畝,植被覆蓋率90%。

  2015年12月,遼河源濕地保護區(qū)被國家林業(yè)局批準為遼寧昌圖遼河國家濕地公園(試點)。

  一、福德店廣場情況

  遼河干流源頭福德店停車場面積近千平方米,地面為大理石鋪設而成,廣場現(xiàn)有“遼河干流之源”觀景石一座,為現(xiàn)任中國書法家協(xié)會副主席聶成文手書。

  廣場南行300m左右,為福德店生態(tài)自然封育示范區(qū),封育區(qū)內河流全長12公里,面積10300畝,全部實施自然封育,區(qū)域內改變了以往土地沙化嚴重,水質混濁的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,保護區(qū)內野生鳥類(野雞、野鴨、鵪鶉)、魚類(鯰魚、鯽魚、泥鰍魚、黑魚),水生植物(蘆葦、香蒲、三楞草、野生水草)和陸地植物(野芹菜、蒲公英、翦草)明顯增多,植物和動物多樣性構成正在形成。

  廣場南側2011年建設觀河臺,觀河臺占地面積430平方米,為三層仿木結構,站于觀河臺頂層,可一覽東西遼河交匯口概況及福德店自然封育區(qū)情況。

  廣場南200m,為福德店渡口,福德店渡口連接昌圖縣與康平縣,方便兩岸人民群眾出行。

  廣場東100為遼河管理路,管理路由福德店起向南可達遼河入??冢L500km,實現(xiàn)了“遼寧人民第一次站在遼河邊上看遼河”的愿望。

  二、福德店的由來

  由于東西遼河兩大支流在昌圖縣長發(fā)鎮(zhèn)福德店這片土地上交匯,處于遼河干流上游之上。交匯后蜿蜒南流65公里流經長發(fā)鎮(zhèn)、后窯鎮(zhèn)、大四家子鎮(zhèn)、通江口鎮(zhèn)四個鎮(zhèn)、16個村,在通江口鎮(zhèn)邊家村進入開原市境內。因此,福德店遂成為遠近聞名的遼河干流之源,并馳名天下。福德店,在整個遼河流域中處于舉足輕重的位置。

  早在清朝光緒年間,也就是距今120多年前,東西遼河交匯處一帶荒涼冷落,人煙稀少,只有一個8戶人家的小屯子,最初叫丁家坨子,后又改為八家子。屯子的東側有一條古道很特別,往北行走40多公里就到了吉林省的鄭家屯,往西去距離康平縣城不過27公里左右,往東南50公里可抵達昌圖城。由于通達三方,每天都有到此打尖(土語,意指吃飯、歇腳、住宿)的過客,屯中有個叫孫芝的,頗有頭腦,他就在此開個大車店(吃放住宿歇腳的地方),起個很好聽的名字——福德店。那時開店是個很簡單的事情,沒有工商局注冊,也用不著任何人審批,只要你把牌子掛上,房舍設備有了就妥。福德店的含義很明了,無非是說開店者是有福有德之人住店者同樣也是有福有德之人。這家店子開張后日見紅火,影響面越來越大,紅火了好一陣子。只是到了1949年左右,由于河面變窄,水路不發(fā)達了,過往客人日見稀少,店鋪蕭條下來。1950年,國家決定在此設立一個測繪水文資料及監(jiān)測水情的站點,命名為福德店水文站。

  三、從福德店到通江晚渡

  從福德店下行東南八華里處,有一古廟遺址曾為包堡廟,文革期間被毀。百年前這里朝圣者眾,香火繚繞。不料其間突發(fā)洪水,直向古廟襲來。有一劉姓寺真和尚臨危不懼,用鐵鏈把自己鎖在前殿金佛像旁,靜靜堅守一天一夜。第二天拂曉,當寺真和尚從睡夢中醒來,只見洪水已沖毀后殿,繞過前殿直奔西南而去。令人驚奇的是前殿寺真和尚與金佛竟安然無恙。從此這里被譽為風水寶地,寺真和尚亦被后世傳頌,名垂青史。

  從包堡古廟沿遼河干流繼續(xù)南行,在后窯鎮(zhèn)牌婁村太平山渡口,可以看到一個醒目的“遼河古渡”石刻景觀。此渡口始建于遼金。百年滄桑,幾經戰(zhàn)亂,清末時逐漸興盛。渡口當時車馬云集,商賈輻周,貿易繁榮。民國時期太平山渡口就有一個“九缸十八鍋,不在南山在北坡”的傳說。據說缸里和鍋里裝的都是古錢,外面跑的是金馬駒,洪水來臨時可聽到金馬駒的嘶叫聲,還有缸與鍋撞擊水流而發(fā)出的砰砰聲。而鍋和缸不在南山(太平山),在北坡(康平河岸),找不著下水摸。后來人們在渡口戲水游玩時確實撈到過不少古錢幣,說明當時遼河古渡商賈貿易繁榮的景象并非虛傳。

  隨著蜿蜒流淌的河水繼續(xù)南行,可達昌圖縣通江口鎮(zhèn),這里素有昌圖八景之一“通江晚渡”的美譽。

  早在光緒年間,遼河是交通運輸主要航線,由各地匯集通江口的商船達幾千艘,商鋪作坊幾百家,通江口成了糧谷、貨物集散地的重要碼頭。每當遼河解凍,通江口港內便是檣帆如林,船只如梭,人來人往,歡歌笑語,熱鬧非凡。到了晚上,夕陽西下,西邊彩霞映西天;河中波光閃耀,魚群騰躍;岸上樹木花草秀麗,堤上蒼榆翠柳成行;水鳥繞船桅飛翔,幾千艘漁船貨船相聚,搬運貨物的人流鼎沸,這些景色在夕陽的映照下實為一幅壯觀的美景。

  通江口遼河濕地景觀帶是圍繞遼河走向建設的濕地景觀,北連兩家子農場,南接開原市慶云鎮(zhèn)。遼河在通江口鎮(zhèn)蜿蜒曲折,總體走向自北向南,在通江口境內東西遼河交匯,成為真正的遼河。交匯后河流水面開闊,氣勢雄渾,豐沛充裕的遼河水灌溉著兩岸良田,也為遼河兩岸展現(xiàn)了秀美的濕地風光。由于河兩岸地勢低洼,加上遼河攔河蓄水、退耕還草,種植景觀帶風景樹等使得遼河濕地面積增大,景觀變得更美。

  “昌圖八景”之一的通江晚渡就在通江口遼河的南端,歷史上通江口碼頭久負盛名,過往商船在這里停留、補給,然后奔營口出海。當時的水運是主要的運輸方式,所以,擺渡就成為了當時的一道獨特風景。如今,晚渡已成為了歷史,可晚渡美景依舊在人們心中,當年渡口的白楊樹、老垂柳還記憶這曾經的繁盛。如今的遼河經過治理和保護,水變得更清了,草變得更綠了。

  通江口遼河濕地景觀帶分為晚渡觀景、攔河壩觀景、特大橋觀景、濕地草原觀景、水鳥區(qū)觀景、遼河交匯觀景等六大主要景區(qū)。這里的最佳觀景時間是夏末秋初,草木茂盛。鮮花遍布遼河兩岸,濕地草場郁郁蔥蔥。驅車在濕地觀光路上,呼吸著濕地清新的空氣,偶見水鳥飛起,滿眼的綠色映入眼簾。如在傍晚,夕陽晚照,“落霞與孤鶩齊飛,秋水共長天一色”的美景就會在眼前再現(xiàn)。

  通江口濕地沒有更多的人為修飾,景觀純樸自然,毫不做作,沒有商業(yè)區(qū),那景觀是自然而然的。讓你觀后感覺就是一次眼睛的盛宴,心靈的馳騁。

  在遼河源頭發(fā)現(xiàn)豐富的地熱水資源,勘探井深2207米,水溫67攝氏度,每小時出水30噸,水量充沛。